课文《<论语>六则》的简评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30 15:02:30
要 《论语》六则 的简评 六则分别是:1.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 2.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 3.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 4.子贡问曰:“孔文子何以谓之"文"也?”子曰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“文”也。” 5.子曰:“黙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 6.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 随选,简评要300字以上啊!!!
请各位不要开玩笑!!

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”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”,这是《论语六则》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,前一则是说几个人在一起走,那么他们之中必定有我的老师;后一则告诉我们要聪明又努力学习,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。这两句话虽然出自2000多年前的孔子之口,但在今天仍有教育意义。
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”这句话包含着一个道理:能者为师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,每天都要接触到许多人,而每个人都有许多长处,值得学习,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。拿我们班来说吧,在这不到35人的小集体里,就有许多“小能人”:有的擅长绘画,有的写得一手好字,有的是篮球场上的闯将,有的是象棋盘上的英雄,有的通晓中外地理,有的阅读大量的古今诗词,有的富有数学家般敏捷的思维,有的具有歌唱家的天赋……多向这些同学学习学习,不就可以使我——这置身于万顷绿田中的小苗增添一些知识的养分吗?
你见过高山吧?它是那样雄伟、绵延!你见过大海吧?它是那样的壮丽无边!山之高,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;海之阔,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流。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,是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,吸收他们的点滴长处。
如果说拜能者为师是理所当然的话,那么“不耻下问”就不容易做到了。首先,你得放下架子,虚下心来,真心实意地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。
多少事实证明,能“不耻下问”的人是伟大的。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徐特立同志,1920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,已是湖南著名教育家了。可是到了法国以后,这位四十开外的“老学生”却甘当小学生,甚至向在公园里碰到的法国小朋友学法语。我国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,每每写好了诗,都要拿到邻居那里念给她听,问她哪些地方听不懂,需要修改。我国西汉杰出史学家司马迁,为了撰写《史记》在去各地游历的过程中,虚心向平民百姓请教史实。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乘“贝格尔”号去各地考察,每到一处都要把当地的农民请来,详细询问那里的地形和生物的特点。是啊,一个几岁的小孩子当然不如40开外的教育家知识渊博;目不识丁的老婆婆当然没有白居易那样超群的诗才;平民百姓哪有史学家见多识广;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哪有生物学家的智慧和才能!然而试想一下,当年徐特立如果不放下教育家的“架子”也许一辈子也学不会法语而只能靠翻译;如果白居易不愿意向老婆婆请教哪能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、深受人民喜